希腊财政危机
自从今年1月25日希腊国会大选中希腊激进的左翼联盟获胜后,欧元国不再太平,整天围着43岁的希腊总理奇普拉斯转。2001年希腊要进入欧元国时,德国议会就吵翻了天。当时执政的社民党和绿党希望希腊进入,反对党基民盟坚决反对,说让这样的国家进入,是欧元国的自杀行为。不出所料,十年后欧元国再为希腊是留在还是赶出欧元国伤透了脑筋。
所谓进入欧元国,就是这个国家将货币发行的权利移交给直属欧洲议会的中央银行,本国不再有权利为了应付财政不足而偷印货币。为此,进入欧元国的唯一前提或风险,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财政赤字不得超过3%。希腊当年为了挤入欧元国——那毕竟有很多利益——就通过金融机构做假账,欧元国未对其作严密审核而蒙混过关。2004年欧元国查帐时发现有11处在作假。但尽管如此纸还能包得住火。到了金融危机发生后,希腊的财政赤字自然更高,达到6%。欧盟不信,复查后发现是加倍:12-13%。这样希腊财政将会走向国家破产。为此,2010年欧盟EU、欧洲中央银行EZB和国际货币基金IWF要求希腊财政减缩,同时注入大量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