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的国民心态因素
2009年10月20日,新选上的泛希腊社会主义运动党政府意识到前几届政府一手遮天的局面再也维持不下去了,终于不打自招地宣布当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超过欧盟允许的3%上限而达到12%,即刻引起很大震动;其后揭露出的更多弄虚作假、施政弊病与胡乱借贷等丑事令人瞠目结舌。许多专家都把该日看作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开始。之后,接着又有爱尔兰、葡萄牙相继陷入同样的主权债务危机。到了2011年,西班牙与意大利这两个较大的欧元经济体也纸包不住火,同样暴露出严重的债务问题,其信用评级遭到下调。于是,借贷难、借贷成本升高、破产阴影、能不能保留欧元区成员证等一系列问题频频困扰着这几个负债累累的欧元区成员国。欧元区其他12个成员国大多数也同样身背沉重的债务,但还没落泊到还不起债的地步。鉴于大伙儿17国都结义于同一欧元货币同盟且又都属欧洲27国政治联盟,12个还勉强背得起债务的欧元区成员国便没有见危不救的道理。
但是,如何拯救希、爱、葡、西、意这5位难兄难弟及如何维护欧盟的团结,并不是一个牵涉到只拿出几亿或几十亿欧元资金的事,而是要拿出几千亿甚至上万亿欧元的空前巨资。17个属欧盟的欧元区成员国都是主权国,个个都背有轻重不同的债务,要大家分摊出钱去救援难兄难弟也实在是迫不得已、勉为其难的事。由于德法两个老大哥掏的钱最多,领头出谋决策的重担就落到它们俩肩上。面对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类似欧债危机这样的难题,德法两个老大哥可真伤透了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