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海外汉学家
海外汉学家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当前在欧美汉学界领军人物都是40后的学者,当初他们年轻的时候都是六八学运后的左翼青年。顾彬、罗多弼、候芷明都是想追求一种西方所没有、在苏联已经退化的革命理想。可是,当他们70年代到中国一看,完全不是他们理想中的那回事。
加拿大女生Jan Wong受韩素音、斯诺著作的误导,前往北大,还跟工农兵学员一起下乡。贫农出身的农民同学却告诉她,劳动是为了上大学,上了大学就不想再下乡了。德国留学生发现中国人不怎么欢迎他,甚至怀疑他是西方资产阶级。斯德哥尔摩大学汉学班同学生反对教授讲授《左传》,要求讲解《红旗》杂志。时过境迁,理想主义早已灰飞烟灭,这些汉学家走出了各自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