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遇瓶颈 设计新颖遭没收
中国制造的廉价商品在全世界备受欢迎,华商经营的小型百货超市在欧洲各国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大街小巷。在西班牙,这样的小超市人们管它叫“百元店”。百元的名称来自西班牙旧货币比塞塔,原先的小商品均为一百比塞塔一个(等于现今0,6欧元)。尽管已经进入了欧元时代,但无论是西班牙人还是外国移民还是保留着原先“百元店”的称呼。
“百元店”始与十年前,当时百元店均有西班牙人经营,包括大型批发仓库。那时百元店的货物70%为西班牙制造,30%来自中国,进口商均为西班牙人。自2005年开始,旅西华商瞅准了经营百元店的优势后,便一拥而上地争抢开张百元店。接着一些资金雄厚的华商便把西班牙人的批发商铺以一天吃一家的速度吃掉然后盘进。
如今的西班牙,只要是百元店,就是中国人经营;只要大型批发铺,也是中国人站台。由于浙江义乌小商品城的崛起,更让华商打通进与出的渠道,又是浙江人同乡联手打造,形成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自然优势。西班牙商人在百元店的这一仗中被打得落花流水,尽管这些残兵败将牢骚多多,怨恨满腹也无可奈何。不少商家、协会曾多次上书要求政府,恳求市长对中国货的大肆进口予以限制,请市长给西班牙人自己留口饭吃。但政府始终无法出台法令予以限制,只能在货物“标准、要求”等方面加以严格管制以达到“限制”目的。